上海固定电话费用收费标准

工程案例 admin 2024-02-07 11:18 125 0

  6月23日上海固定电话包月,工信部明确表示免费电话需要“持证上岗”。转天,阿里钉钉就宣布即将停止免费商务电话。电信行业整顿来了,免费电话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吗?

  持证上岗

  6月23日,工信部官方微博上海固定电话包月的一则回应,证实了“叫停非运营商资质的个人免费通话服务”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工信部表示,按照规定,基于互联网的端到端双向实时话音业务属于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应持有相关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未持有相关许可开展业务,属于非法经营行为。

  据悉,按照《电信条例》及《电信业务分类目录》规定,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通话服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基于通信网(固定网和移动网)的端到端双向实时话音业务;二是由通信网和互联网共同提供的IP电话业务;三是基于互联网的端到端双向实时话音业务。前两者属于基础电信业务,应持有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三类属于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应持有相关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未持有相关许可开展业务,属于非法经营行为。

  “我们平时用联通、移动、电信手机拨打以及手机和固定电话之间的电话,属第一类实时话音业务,像企业微信、易信等可用互联网直接拨打手机号的属于第二类由通信网和互联网共同提供的IP电话业务,QQ语音、微信等利用互联网工具,不和手机号、固定电话相连的则属于第三类业务。”一中国移动工作人员向新金融记者介绍。

  之前,有消息称,三大运营商向工信部提交了相关说明,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和讨论,工信部作出了叫停决定。

  而工信部表示,鼓励相关企业持证合法经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语音产品和服务。同时,为了规范市场秩序,遏制骚扰电话蔓延,对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的,工信部将依法予以查处,以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促进通信行业健康发展。

  抢食蛋糕

  就在工信部表示相关企业要“持证上岗”后转天,阿里钉钉随即宣布,从7月1日起对所有用户增加基于网络的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功能,原有的单人商务电话权益(一对一的个人免费商务电话)不再赠送。而就在前一天,钉钉相关负责人还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对此事不予置评”。

  工信部此次叫停的是企业类社交软件,多以商务电话为名,提供给用户时长不等的免费通话。其让三大运营商倍感压力,因为此类应用的出现减少了用户的通话时长。

  以中国移动为例,2011年至2013年,用户的平均每月通话时长分别为525分钟、512分钟、486分钟,而对应的话音收入则分别为3640亿元、3680亿元、3556亿元,收入递减。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三大运营商的蛋糕就已被人抢食。

  微信在2011年推出后,就有“因短信业务受到冲击,三大运营商准备向微信收费”的消息不断传出。

  2014年12月23日,360高调发布了免费电话APP。不到10天,这款APP紧急下线,原因是“当前电话落地技术的固有瑕疵”。在对外的公告中,360多次提及“压力”“难题”等词,反而对具体原因“当前电话落地技术的固有瑕疵”解释含糊。事后,有消息传出,360“搞得动静太大”“没有跟运营商协商好”。

  从那以后,尽管仍有大大小小的企业不断抢食这块蛋糕,但姿态都已“低到尘埃里”。

  “弄不好就是‘见光死’。”某免费电话APP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像我们用户数量已经有2亿了,总有大佬要收我们,我们不想那么高调,做免费电话这件事本身就要低调。”

  大势所趋

  当人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免费”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感到身心愉快的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已经越来越高。

  根据之前易信发布的《2015互联网免费电话用户行为报告》称,易信用户人均每天使用免费电话9.9次,人均使用时长26.6分钟,免费电话平均每人每年节省上千元。

  而最近腾讯也公布了一组关于微信用户的数据,使用微信通话(不是对讲,而是直接打电话)的用户,每天通话量达2.8亿分钟,相当于467万小时、540年,如果按照通信市场上均价0.1元/分钟计算,运营商每天会减少语音收入2800万元。

  免费电话在野蛮生长。在过去的几年里,免费电话这个低调圈子里,涌现出了众多应用。而这一领域最成功的莫过于Skype,作为第一批全球免费的语音通话软件,目前拥有超过3亿的活跃用户。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QQ话音、微信、米聊、来往等诸多业务,均获得工信部的相应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都属于合法合规经营。所以,人们依然能够免费地煲电话粥。

  从全球电信行业发展趋势来说,语音消费降低也是大势所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电信行业研究部副主任胡海波表示:“第三类业务中的免费通话语音质量如果能达到运营商的这种通话效果的话,将会大幅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基础运营商在公平竞争之下,要么改善通话服务,要么就降低资费。”

  新金融记者 孙翼飞

评论区